JNCF-RB0036 | 未经许可和登记,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有违法所得的 | 《就业促进法》第64条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 违法所得1万元以下的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
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
违法所得3万元以上4万元以下的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3万元以上4万元以下的罚款 |
违法所得4万元以上的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4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JNCF-RB0037 | 职业中介机构违法提供虚假就业信息,为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提供职业中介服务,伪造、涂改、转让职业中介许可证的,有违法所得的 | 《就业促进法》第65条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职业中介许可证 | 违法所得1万元以下的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
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
违法所得3万元以上4万元以下的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3万元以上4万元以下罚款 |
违法所得4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4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
拒不改正,情节恶劣的,或违法所得5万元以上的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罚款,吊销职业中介许可证 |
JNCF-RB0038 | 职业中介机构向劳动者收取押金的 | 《就业促进法》第66条第2款 | 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 收取劳动者押金1000元以下的 | 以每人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
收取劳动者押金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 | 以每人1000元以上15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
收取劳动者押金2000元以上的 | 以每人1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
JNCF-RB0039 | 未取得人力资源服务许可从事人才中介活动,擅自扩大许可范围的 | 《山东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第44条 |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 违法所得1万元以下的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
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
违法所得3万元以上4万元以下的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3万元以上4万元以下的罚款 |
违法所得4万元以上的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4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JNCF-RB0040 | 人才中介机构提供虚假求职和招聘信息,为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提供人力资源服务,伪造、涂改、转让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的 | 《山东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第46条 |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 违法所得1万元以下的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
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
违法所得3万元以上4万元以下的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3万元以上4万元以下罚款 |
违法所得4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4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
拒不改正,情节恶劣的,或违法所得5万元以上的,情节严重的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罚款,吊销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
JNCF-RB0041 |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介绍求职者从事法律、法规禁止的职业 | 《山东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第46条 |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 违法所得1万元以下的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
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
违法所得3万元以上4万元以下的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3万元以上4万元以下罚款 |
违法所得4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4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
拒不改正,情节恶劣的,或违法所得5万元以上的,情节严重的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罚款,吊销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
JNCF-RB0042 | 用人单位提供虚假招聘信息的 | 《山东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第47条 |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责令改正,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 没有违法所得的 |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3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
违法所得2万元以下的 | 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
违法所得2万元以上的 | 处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
JNCF-RB0043 | 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不依法接受检查或提供虚假材料,不按规定办理许可证变更等手续的 | 《人才市场管理规定》(人事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第1号令)第34条 | 由县级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予以警告,可并处10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处不超过违法所得3倍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 | 没有违法所得,经督促按时改正违法行为的 | 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 |
没有违法所得,但经督促不按时改正违法行为的 | 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
情节严重,经警告后仍不改正的或者违法所得1万元以下的 | 责令停业整顿,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下的罚款 |
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影响的或者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的 | 责令停业整顿,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 |
JNCF-RB0044 | 未经政府人事部门授权从事人事代理业务的 | 《人才市场管理规定》(人事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第1号令)第35条 | 由县级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责令停办,并处10000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不超过违法所得3倍的罚款, 但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情节严重的,并责令停业整顿 | 没有违法所得,经责令或督促按时改正违法行为的 | 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 |
没有违法所得,经责令或督促不按时改正违法行为的 | 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
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 | 处违法所得2倍以下的罚款 |
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影响的或者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的 | 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并责令停业整顿 |
JNCF-RB0045 | 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超出许可业务范围接受代理业务的 | 《人才市场管理规定》(人事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第1号令)第36条 | 由县级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予以警告,限期改正,并处10000元以下罚款 | 限期改正的 | 予以警告,并处5000元以下罚款 |
限期未改正的 | 予以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
JNCF-RB0046 | 用人单位以民族、性别、宗教信仰为由拒绝聘用或者提高聘用标准的,招聘不得招聘人员的,以及项应聘者收取费用或采取欺诈等手段谋取非法利益的 | 《人才市场管理规定》(人事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第1号令)第37条 | 由县级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并处10000元以下罚款 | 涉及应聘者5人以下,或者谋取非法利益2000元以下的 | 处3000元以下罚款 |
涉及应聘者5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谋取非法利益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 | 处30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罚款 |
涉及应聘者10人以上,或者谋取非法利益5000元以上的 | 处6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
JNCF-RB0047 | 用人单位违法招用未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国家规定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工作的 | 《山东省就业促进条例》第67条 | 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按照每人每日二十元的标准处以罚款 | 限期改正的 | 给予警告 |
限期未改正的 | 按照每人每日二十元的标准处以罚款 |
JNCF-RB0048 | 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务未备案,设立分支机构、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登记未书面报告的 | 《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第四十二条第二款 | 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 逾期7日以下不改正的 | 处以5000元罚款 |
逾期7日以上15日以下不改正的 | 处以5000元以上8000元以下的罚款 |
逾期15日以上不改正的 | 处以8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
JNCF-RB0049 | 发布的招聘信息不真实、不合法,未依法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务的 | 《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第四十三条 | 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 经责令改正,按期改正违法行为的 | 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
经责令改正逾期拒不改正,违法所得5万元以下的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
经责令改正逾期拒不改正,违法所得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
经责令改正逾期拒不改正,违法所得10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3万元以上4万元以下罚款 |
经责令改正逾期拒不改正,情节恶劣的,或违法所得15万元以上的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4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吊销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
JNCF-RB0050 | 未按照规定明示有关事项,未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制度或者保存服务台账,未按照规定提交经营情况年度报告的 | 《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第四十四条 | 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 经责令改正,逾期7日以下不改正的; | 处以5000元罚款 |
经责令改正,逾期7日以上15日以下不改正的; | 处以5000元以上8000元以下的罚款 |
经责令改正,逾期15日以上不改正的; | 处以8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
JNCF-RB0051 | 发布虚假招聘广告、招用无合法身份证件的人员、以招用人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进行其他违法活动的 |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劳动社会保障部令第28号)第67条 | 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 及时改正的 | 不予罚款 |
经责令改正后仍不改正,且涉及人数5人以下的,或谋取500元以下不正当利益的 | 处以500元以下的罚款 |
经责令改正后仍不改正,且涉及人数5人以上的,或谋取500元以上不正当利益的 | 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
JNCF-RB0052 | 用人单位违法在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乙肝病原携带者从事的工作岗位以外招用人员时,将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作为体检标准 |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劳动社会保障部令第28号)第68条 | 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 及时改正的 | 不予罚款 |
经责令改正后仍不改正的,且涉及人数3人以下的 | 处以500元以下的罚款 |
经责令改正后仍不改正的,且涉及人数3人以上的, | 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
JNCF-RB0053 | 职业中介机构未明示职业中介许可证、监督电话的 |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劳动社会保障部令第28号)第71条 | 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 及时改正的 | 不予罚款 |
职业中介许可证、监督电话有一项未明示的 | 处以500元以下的罚款 |
职业中介许可证、监督电话均未明示的 | 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
JNCF-RB0054 | 职业中介机构未建立服务台账,或虽建立服务台账但未记录服务对象、服务过程、服务结果和收费情况的 |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劳动社会保障部令第28号)第72条 | 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 及时改正的 | 不予罚款 |
经责令改正后仍不改正的,且建立服务台账但未记录服务对象、服务过程、服务结果和收费情况的 | 处以500元以下的罚款 |
经责令改正后仍不改正的,且未建立服务台账的 | 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
JNCF-RB0055 | 职业中介机构在职业中介服务不成功后未向劳动者退还所收取的中介服务费的 |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劳动社会保障部令第28号)第73条 | 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 及时改正的 | 不予罚款 |
经责令改正后仍不改正的,且收取的中介服务费在300元以下的 | 处以500元以下的罚款 |
经责令改正后仍不改正的,且收取的中介服务费在300元以上的 | 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
JNCF-RB0056 | 职业中介机构发布的就业信息中包含歧视性内容、为无合法身份证件的劳动者提供中介服务、以暴力、胁迫、欺诈等方式进行职业中介活动、超出核准的业务范围经营的 |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劳动社会保障部令第28号)第74条、《山东省就业促进条例》第69条 | 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没有违法所得的,可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可处以不超过违法所得三倍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三万元 | 没有违法所得的,情节轻微的 | 不予罚款 |
没有违法所得的,经责令改正按时改正的 | 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 |
没有违法所得的,经责令改正未按时改正的 | 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
违法所得3000元以下的 | 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下的罚款 |
违法所得30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的 | 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 |
违法所得6000元以上的 | 处以违法所得2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 |
JNCF-RB0057 | 用人单位未及时为劳动者办理就业登记手续的 |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劳动社会保障部令第28号)第75条 | 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 及时改正的 | 不予罚款 |
经责令改正后仍不改正的,且用工60日内未办理的 | 处以500元以下的罚款 |
经责令改正后仍不改正的,且用工超过60日未办理的 | 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
JNCF-RB0058 | 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或者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职业技能培训或者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定的 |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423号)第28条 | 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 违法所得1万元以下,或涉及劳动者5人以下的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
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或涉及劳动者5人以上10人以下的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
违法所得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或涉及劳动者10人以上15人以下的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3万元以上4万元以下罚款 |
违法所得3万元以上,或涉及劳动者15人以上的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4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吊销许可证 |
JNCF-RB0059 | 以职业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的民办学校未依照规定将出资人取得回报比例的决定和向社会公布的与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有关的材料、财务状况报审批机关备案,或者向审批机关备案的材料不真实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399号)第50条 | 由审批机关责令改正,并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 | 按时改正,没有违法所得的 | 予以警告 |
违法所得3万元以下的 | 没收违法所得 |
违法所得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 | 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招生 |
违法所得5万元以上的 | 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 |
JNCF-RB0060 | 以职业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的民办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擅自分立、合并民办学校的;(二)擅自改变民办学校名称、层次、类别和举办者的;(三)发布虚假招生简章或者广告,骗取钱财的;(四)非法颁发或者伪造学历证书、结业证书、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62条 | 由审批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退还所收费用后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 | 没有违法所得,限期改正的 | 予以警告 |
有违法所得,逾期7日以下未改正的,或违法所得3万元以下的,或非法颁发、伪造学历证书、结业证书、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100份以下的 | 予以警告,没收剩余违法所得 |
| 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五)管理混乱严重影响教育教学,产生恶劣社会影响的;(六)提交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骗取办学许可证的;(七)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办学许可证的;(八)恶意终止办学、抽逃资金或者挪用办学经费的。 |
|
| 有违法所得,逾期7日以上10日以下未改正的,或违法所得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或非法颁发、伪造学历证书、结业证书、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100份以上500份以下的 | 予以警告,没收剩余违法所得,责令停止招生 |
有违法所得,逾期10日以上未改正的,或违法所得5万元以上的,或非法颁发、伪造学历证书、结业证书、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500份以上的 | 予以警告,没收剩余违法所得,责令停止招生,吊销许可证 |
JNCF-RB0061 |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 以职业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的民办学校的章程未规定出资人要求取得合理回报,出资人擅自取得回报的;(二)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不得取得回报而取得回报的;(三)出资人不从办学结余而从民办学校的其他经费中提取回报的;(四)不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计算办学结余或者确定取得回报的比例的;(五)出资人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回报的比例过高,产生恶劣社会影响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399号)第49条 | 由审批机关没收出资人取得的回报,责令停止招生;情节严重的,吊销办学许可证 | 出资人擅自取得回报、不得取得回报而取得回报、不从办学结余而从其他经费中提取回报5000元以下的,或计算结余、确定取得回报比例超过法律规定一倍以下的,或取得回报比例高于同级同类其他民办学校一倍以下的 | 没收出资人取得的回报,责令停止招生 |
出资人擅自取得回报、不得取得回报而取得回报、不从办学结余而从其他经费中提取回报5000元以上的,或计算结余、确定取得回报比例超过法律规定一倍以上的,或取得回报比例高于同级同类其他民办学校一倍以上的 | 没收出资人取得的回报,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 |
JNCF-RB0062 | 民办学校管理混乱严重影响教育教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决策机构未依法履行职责的;(二)教学条件明显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教育教学质量低下,未及时采取措施的;(三)校舍或者其他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未及时采取措施的;(四)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财务、资产管理混乱的;(五)侵犯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产生恶劣社会影响的;(六)违反国家规定聘任、解聘教师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399号)第51条 | 由审批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退还所收费用后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 | 逾期10日以下未改正,或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下的 | 予以警告,没收剩余违法所得,责令停止招生 |
逾期10日以上未改正,或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上,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 予以警告,没收剩余违法所得,责令停止招生,吊销许可证 |
JNCF-RB0063 | 伪造、仿制或滥发《技术等级证书》、《技师合格证书》、《高级技师合格证书》获取非法收入的 | 劳动部关于颁发《职业技能鉴定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993〕134号)第27条 | 没收其非法所得,并处以非法所得五倍以下罚款 | 非法所得1万元以下的 | 没收非法所得,并处非法所得1倍以下的罚款 |
非法所得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 | 没收非法所得,并处非法所得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 |
非法所得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 | 没收非法所得,并处非法所得2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
非法所得3万元以上4万元以下的 | 没收非法所得,并处非法所得3倍以上4倍以下的罚款 |
非法所得4万元以上的 | 没收非法所得,并处非法所得4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
JNCF-RB0064 | 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组织学生实习期限和用人单位使用实习生数量超过限制的 | 《山东省就业促进条例》第66条 | 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改正的,按照每超过一人500元的标准处以罚款 | 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组织学生实习期限和用人单位使用实习生数量超过限制的 | 警告,责令限期改正 |
拒不改正的 | 按照每超过一人500元的标准处以罚款 |
JNCF-RB0065 | 未取得《职业技能鉴定许可证》,擅自实施职业技能鉴定 | 《济南市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条例》第26 | 未取得《许可证》,擅自实施职业技能鉴定的,责令停止鉴定、退还被鉴定人所交鉴定费用,宣布鉴定结果无效,并处以所收鉴定费用总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 | 经责令整改,在规定时间内改正,给3人以下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 责令停止鉴定、退还被鉴定人所交鉴定费用,宣布鉴定结果无效,并处以所收鉴定费用总额一倍罚款; |
经责令整改,在规定时间内改正,给3人以上10人以下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 责令停止鉴定、退还被鉴定人所交鉴定费用,宣布鉴定结果无效,并处以所收鉴定费用总额二倍罚款 |
经责令整改,在规定时间内改正,给10人以上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 责令停止鉴定、退还被鉴定人所交鉴定费用,宣布鉴定结果无效,并处以所收鉴定费用总额三倍罚款 |
JNCF-RB0066 |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超出许可规定的范围进行职业技能鉴定 | 《济南市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条例》第26条 |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退还被鉴定人所交鉴定费用,宣布鉴定结果无效,暂扣《许可证》,并处以所收鉴定费用总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领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 经责令整改,在规定时间内改正,给3人以下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 责令停止鉴定、退还被鉴定人所交鉴定费用,宣布鉴定结果无效,并处以所收鉴定费用总额一倍罚款; |
经责令整改,在规定时间内改正,给3人以上10人以下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 责令停止鉴定、退还被鉴定人所交鉴定费用,宣布鉴定结果无效,并处以所收鉴定费用总额二倍罚款 |
经责令整改,在规定时间内改正,给10人以上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 责令停止鉴定、退还被鉴定人所交鉴定费用,宣布鉴定结果无效,并处以所收鉴定费用总额三倍罚款,吊销许可证 |
JNCF-RB0067 |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出租或转让《职业技能鉴定许可证》 | 《济南市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条例》第26条 | 出租或转让《许可证》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吊销《许可证》; | 非法出租转让《许可证》达一个月的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吊销《许可证》; |
非法出租转让《许可证》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的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吊销《许可证》; |
非法出租转让《许可证》三个月以上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二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吊销《许可证》; |
JNCF-RB0068 |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在鉴定过程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 | 《济南市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条例》第26条 | 鉴定机构在鉴定过程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责令限期改正,并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暂扣或吊销《许可证》 | 给5人以下劳动者造成损害,在规定时间内改正的 | 警告,责令限期改正 |
给5人以上10人以下劳动者造成损害,在规定时间内改正的 | 暂扣《许可证》,责令限期改正 |
给10人以上劳动者造成损害的,或者经教育拒不改正的 | 吊销许可证 |
JNCF-RB0069 | 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 | 《济南市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条例》第26条 | 考评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吊销资格证书 | 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 | 考评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吊销资格证书 |
JNCF-RB0070 | 擅自举办职业学校或者职业培训机构 | 《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第30条 | 违反《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擅自举办职业学校或者职业培训机构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予以撤销;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 违反《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擅自举办职业学校或者职业培训机构 | 予以撤销;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